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强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本学期以来,土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成立学生党员“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系统构建并实践“寻、研、讲、录”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组织支部党员持续开展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宣讲工作。
在“寻”的环节,支部于春季学期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多轮实地走访调研,深入革命遗址,收集整理革命文物与人物事迹,编纂形成红色故事集,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发放红色文化认知问卷,支部系统了解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引导更多同学在实践走访中感悟革命精神。
在“研”的环节,工作室成员利用暑期对搜集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提炼,形成高质量宣讲稿件。秋季学期初,支部通过问卷调查和讲座反馈优化传播形式,并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联活动,邀请革命前辈进行云端交流,深化了党员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在“讲”的环节,支部于10月至11月间,整合前期研究成果,邀请革命老战士、优秀党员走进高校、社区开展系列宣讲,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播场景。通过建立“传帮带”机制,由高年级党员骨干带领新生力量,确保了宣讲队伍的延续性与专业性。
在“录”的环节,支部在11月组织党员录制红色文化视频,并将其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视频作品通过各类平台广泛传播,同时举办的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学生从聆听者向传播者的转变。
通过本学期系统化的实践探索,支部构建了完整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党员们在“寻、研、讲、录”全过程中深化了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增强了传承使命的责任担当,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