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5级交通运输专业(现代航运规划与金融工程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暨开学典礼于近期在文源楼智慧教室隆重举行。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研究生学员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自我提升的追求,齐聚学院,正式开启为期3年的在职学习生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务管理团队及部分授课教师代表出席典礼。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参会人员起立,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报告厅内,彰显着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怀与昂扬风貌。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计明军教授发表重要讲话。他以“传承学科历史,明确培养定位”为核心,详细回顾了学校“双一流”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历程。从学校的学科布局,到学院在交通运输领域形成的特色优势;从一代代学者的深耕细作,到取得的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计明军的讲述让在场学员深刻感受到学院深厚的学科底蕴与学术氛围。在培养定位方面,计明军强调,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聚焦行业发展痛点与学员职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与老师、同学碰撞思想火花,实现个人与学院的共同成长。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沛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沛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致力于为交通运输行业精英管理人才搭建“工作 + 学习”的成长平台。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衡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学院的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拓宽视野,成为行业领域的骨干力量,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院教务陈墨老师为学员们详细解读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计划。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考核方式,到论文选题、指导教师安排、毕业流程,陈墨逐一进行了清晰地说明,并针对学员们关心的“线上线下课程结合”“弹性学习时间”“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解答。开学典礼结束后,2025级非全日制研究生迎来了第一堂专业课——《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授课教师杨华龙教授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为学员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此次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到暨开学典礼的顺利举行,标志着2025级交通运输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正式开启,也体现了学院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与用心投入。作为培养单位,学院将始终以学员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服务保障,为学员们打造优质的学习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与师资力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助力学员们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